項目名稱: 自焙鋁電解槽預焙化創新改造技術 所屬行業: 化工 應用范圍: 本技術適用于占我國鋁總產能66.3%、廠家數占全國鋁廠總數90%以上(達100多家)自焙槽鋁廠進行預焙化技術創新改造 技術類型: 冶金采礦 項目介紹: 由中國長城鋁業公司和中國有色金屬工業技術開發交流中心同承擔的國家技術創新項目"自焙鋁電解槽技術創新工程"(國經貿技術< 1998 > 648號文),在國家經貿委和國家有色金屬工業局的正確領導下,進行了精心的理論研究,采用了一系列當今國內外多學科領域里的應用基礎理論和工程技術成果,在國內首次將自焙鋁電解槽創新改造為現代化的集全密閉、中間點式下料、計算機智能控制與干法煙氣凈化為一體的75KA預焙陽極電解槽,形成了一整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先進、實用自焙鋁電解槽預焙化創新改造技術,可徹底治理自焙槽產生的環境污染,實現產業升級。該技術具有以下特點:1、 將縱向排列的自焙槽在不改變其陰極、母線排列方式、槽殼及槽內襯的情況下,實現其由自焙槽到預焙槽的跨越。其優點是充分利用自焙鋁電解槽廠房與場地、槽殼、陰極母線,可大大降低創新改造費用,充分利用已有配套設施。2、 特別設計了端頭兩點母線進電方式和獨特的點式下料裝置,采用兩個吊點陽極長降裝置和全密封技術,既節省了創新改造投資,又易于實現自動化、機械化作業,滿足了煙氣凈化、計算機智能控制的需要。3、 兩排陽極間中縫僅60~80mm,比大型預焙槽的200~250mm縮小了2/3,可有效增加單位槽面積產量,提高電解槽運行的平穩性和技術經濟指標。4、 采用專家模糊控制、CAN總線通訊等技術,實現了整個鋁電解生產過程全分布式網絡控制和"三場"在線動態仿真,使電解槽始終處于較平穩的狀態,能有效地節能降耗、提質增產。5、 創新開發出了國內獨特的干法二段吸附煙氣凈化技術,具有投資少、煙氣凈化效果好,工藝流程短等特點。6、 采用高壓直降及相關技術創新改造現有供電整流系統,可使整流系統效率提高1%以上,達到綠色供電要求。 市場效應: 截止1998年末,我國已建成的電解鋁廠共有111家,生產能力約259.5萬噸/年,當年實際產量243.5萬噸。在全國已建成投產的鋁廠中,自焙槽占66.3%的產能、廠家數占總廠數的90%以上(達100多家),由于其工藝生產的特殊性,絕大部分使用低溫瀝青糊陽極、邊部加工等,生產時產生大量的瀝青煙和粉塵,是一典型的工業污染源,環境污染嚴重。根據《國務院關于環境保護若干問題的決定》,到2000年全國所有工業污染源排放污染物要達到國家或地方規定的標準。為此國家有色金屬工業局制定了"總量控制、技術創新、環保達標、注重效益、促進調整"的工作思路,大力推動自焙槽鋁廠的技術創新改造工作。據此測算,在近3~5年內,我國至少有50家以上,近100萬噸自焙槽鋁產能(占現有全部鋁產能40%以上)要進行預焙化創新改造,因此,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合作方式: 工程承包或技術轉讓 轉讓費用: 150~200萬元 備注: 擬用工程總承包的方式進行技術推廣和擴散 項目投資:本創新改造技術投資視不同自焙槽鋁廠實際有所不同,噸鋁投資可控制在3000~5000元之間。 建設條件:應用本技術成功的關鍵是設計,控制技術和環保凈化設施是保證,施工質量是基礎。因此,對自焙槽進行技術創新發行必須進行規范化設計和施工,嚴禁游擊隊作業,否則很難達到預定目標。如果不進行大規模擴產,項目不需要新增任何廠房、公用配套設備,僅需對其進行相應的配套創新改造。技術成熟程度:本技術創新成果已通過國家有色金屬工業局主持的由二名工程院院士、十名同行專家組成的技術鑒定委員會的鑒定。專家們一致認為:整體技術達到同類槽的國際先進水平,智能模糊控制技術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對改變我國目前自焙鋁電解槽的落后面貌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和現實意義,具有廣泛的推廣應用價值。本技術已在中國長城鋁業公司、山東鋁業公司實現工業化生產,取得了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